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07-21来源:中国美协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开幕式

 

2018年715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山东美术馆承办,天和城(天津)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文化产业协作体执行主席王永章,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谭平,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何家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副主任李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潘世勋、苏高礼、李骏、文国璋,港澳台美协主席蔡豪杰,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王胜利、刘仁杰、陈坚、王沂东、庞茂琨,委员王力克、买买提·艾依提、孙立新、张冬峰、砂金、贺丹、俞晓夫、焦晓健,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天和城(天津)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宛津,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周长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陈坚,中央美术学院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心主任马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延边美术馆馆长徐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韩玉臣,以及众多参展艺术家。开幕式由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徐青峰主持。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致辞

靳尚谊回顾了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他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油画和油画家都很少,水平也不高。改革开放后,渐渐接触并看到西方传统油画,自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的举办,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作者,他们现今都已工作在美术界的重要岗位。这31年来,中国油画事业迅速发展,院校学科的建设、创作队伍的扩大、专业展览的丰富、艺术市场的完善,取得了丰硕成绩。当下应该思考的是在新时期,油画艺术如何面对新的社会变化、认识现代性,创作出更加辉煌的作品。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受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的委托,向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范迪安介绍了中国文联高度重视美术工作,左中一书记亲自参加每一次美术界的重大活动,表明了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在组织、思想上进行引领,并通过艺委会学术活动的开展,推动美术事业繁荣。范迪安认为此次展览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油画艺委会延续了以学术为根本的优秀传统,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经验,从写实、表现、抽象三个维度深入艺术语言自身的研究,推动油画艺术走向新的高度。二是展览以“中国精神”为主旨,表现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气象,坚定地引导广大艺术家立足中国大地、感怀社会发展、歌颂祖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贴近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中国主题。三是树立了油画历史的百年成就,在老一辈艺术家支持下,团结和培养了更多的青年作者,一起见证新征程的油画艺术,按照习总书记指引的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杨飞云致辞

杨飞云在介绍了展览“寻原问道·中国精神”的学术思考。他认为,绘画艺术的特征即具象与抽象,东西方绘画面貌的不同即哲学思路的不同,在文化多元互鉴的今天,中国油画的发展完成了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的绘画全貌,形成了三者互启共进的学术格局与丰富的创作活力。他认为,油画艺术在中国百年历程,经五代人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正脉显学,创作群体之大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油画大国。在百年探索中,中国油画不偏离文以载道的大格局,始终以东方人的“心象”“真象”“意象”的哲学内核为主旨。在油画语言的造型、色彩以及表现形态方面不但重视油画媒材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创造因素的民族油画表现体系。本次展览积极响应新时代的新要求,用学术的高质量、审美的高境界承载油画艺术这一精神活动,传达深刻的感染力,以文质兼优、丰盛饱满的创造力来承载中国精神、中国情怀与中国审美,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油画家的新使命。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合影



展览介绍

 

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是中国美协第四届油画艺委会,在中国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杨飞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集体策划,决定以“表现、写实、抽象”三个课题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举办了第一区段“心象——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研究展”,于2016年举办了第二区段“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展”,于2017年举办了第三区段“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三个区段的展览全面呈现了中国新时代精神的油画艺术生态。展览得到了山东美术馆、天津市委宣传部、天和城(天津)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支持。西安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重庆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包头美术馆承办了各区段展览的全国巡展。

本次进京汇报展分为两个展区实施,一是从参展以来所有新人的作品中再选出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包括表现性油画、写实性油画、抽象性油画,共计展出作品187件。二是特邀评委作品和成熟艺术家的新作,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展出并作深入的研讨与总结,共计展出作品96件。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当下的中国油画已经从过去较为狭窄单一的表现形态发展出极为丰富的语言特色与形式跨度。也从过去的社会实用功能转向了艺术本体的审美功能。在古典精神的当代拓展,现实主义的中国情怀与绘画语言的中西融合上切实的展示出时代的魅力。

因此,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以“中国精神”为宗旨,以推动学术进步为己任,通过多角度梳理,分阶段实施,总体关注,局部深化,对接历史,推举新人的创新,推动成熟者的思考,弘扬艺术名家的优秀品质。展览以北京主展,全国多省市巡展的模式进行,四年来调动了广大油画家积极参与,理论家深入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学术上的有效带动。并藉此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突破“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现实瓶颈,促进中国美术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参展的抽象艺术家及评论家在展厅合影

 


学术研讨会

 

7月16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精神:中国油画与当代社会”,包括“具像油画与社会图像”、“表现性油画与艺术个性”、“抽象油画与人文精神”、“油画语言的现代表达”四个议题。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杨飞云,油画家钟涵、潘世勋、苏高礼、文国璋、蔡豪杰、孙为民、王胜利、谢东明、买买提•艾依提、焦小健、周长江等,与美术评论家殷双喜、郑工、张敢、王端廷、高天民、赵力、邓平祥、谭天、李昌菊等围绕议题进行研讨。研讨会由殷双喜主持。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学术研讨会

杨飞云首先指出中国油画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期,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到了瓶颈阶段。他提出在新时代应该如何提高艺术水平,以匹配这样的时代发展的问题。他认为,油画艺术在中国虽已有百年,有如此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人群,但是中国油画的辉煌时期还没有来到,且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积累。

钟涵肯定了油画艺术在中国百年以来的发展及油画艺委会在四年中所做出的成果。他认为目前油画的教育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应该从艺术院校教育及教师抓起,并将团队的精神与质量意识同时兼顾起来。

苏高礼认同钟涵的观点,并认为将油画以专题来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他提出两个建议:一是要认真学习油画的传统,尤其需要到油画的家乡去学习观摩;二是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生活,要从生活中去体悟。

孙为民肯定了“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是此届油画艺委会的成功之举,同时具体指出了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式。他认为写实油画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下中国油画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对学院品质的要求,他认为中国精神是一种涵养,是个体性、精神性的综合涵养。

王胜利认为,不仅要从理论上研究中国精神,更是要从绘画本身出发,回到绘画语言上来研究中国精神,而不是纯理论的探讨中国精神。他还提出了八字的关键词:品格、气韵、意境、笔墨,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角度谈论了怎样才是具备中国精神的绘画。

潘世勋通过观展肯定了中国油画的强大发展,及第四届油画艺委会此次将中国精神分为写实绘画、意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办展方式。并指出两点:一是绘画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观展人群及社会审美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审美教育并没有真正推广到社会上去,画家本身出路也受到制约,最终导致绘画的发展受到制约,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方向也需改进。二是对中国多风格绘画发展予以支持,指出中国油画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多样化发展。

蔡豪杰提出学术研讨离不开社会的反应,他对油画艺委会在中国油画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上提出美好愿望。

赵力认为油画艺术如果过于个人化,容易形成文化的碎片性,没有聚焦。他提出“中国精神”的概念就是要在多元个性的基础之上共同聚焦,形成相互的共识,解决问题,并形成一种趋势。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中国精神及中国油画的发展。

高天民认为“中国精神”需要有精神传承,不仅要从油画语言上,还要学习中国油画前辈们的那种担当意识及冲劲。这种担当不仅仅是为了中国油画,还是为了当下社会。

王端廷将本次展览看作是当下中国油画的一个检阅。他从创作本身出发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之初的宏大叙事转向日常叙事是现今油画的特点,也是其弱点。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展览给人的观展印象是有所差距的,出现这个问题也是多方位的。他认为中国油画精品力作的出现有待于中国整个社会环境,包括艺术教育等各方面的改善。

谭天认为目前的油画创作从题目来讲缺少中国精神;从绘画和理论的关系来讲,油画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油画创作的势头,而且不能局限于所谓艺术界的理论。中国精神应当从中国美术的原点出发,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出发。中国油画不应该仅仅从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来谈油画,应该把它放在中国美术这个大的精神框架下来谈中国精神。

张敢认为中国的艺术理论研究并没有跟上中国油画发展的快车道。理论界应该和艺术家协同起来做一个系统研究。他指出,我们对中国文化自身的理解需要深入的探讨,同时要以开放的状态面对西方文化,洋为中用。张敢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中国艺术家缺少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需要学习。第二,在人文精神方面,不要局限于某一个画派和画种,无论中西,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将其好的一面汲取过来,以提供系统的滋养。第三,油画还有很大的空间,包括写实油画,所以中国艺术家的能力和公众的审美仍然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第四,在专业美术教育和普及性美术教育中需要反思并改进,在美术教育的理论上需要研究并提高。

李昌菊提到此次展览中表现性油画、抽象性油画和写实油画并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是第一次,所以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又意义重大,表明主流艺术对抽象艺术的开放和接纳。对于抽象艺术的发展而言是好事,意味着抽象艺术将获得更多学术呈现和理论关注。同时以年龄将本次展览的抽象艺术家的表现形式大体划分为三大类,并侧面讲述了抽象绘画的时代性及画家的意识沉淀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抽象艺术家对中国精神的理解。

邓平祥提到在当下精神平面化、萎顿、失落的时代谈精神,正当其时。我们的精神有两个维度,一是垂直的维度,指向的是理想的价值观,以及道德层面的东西;另一个是平面的维度,就是感性的,物质主义的。现在遗憾的是这个时代把平面的维度极度地放大了,而把垂直的价值观取消了,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焦小健指出绘画有时间性和历史性问题。不能只是用形式的多样性来丰富,还要从历史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绘画从来都是在历史性中被当下重新理解。今天的画家看世界的眼光、角度及所作出的行为,正说明当下的形而上的意识思考,即中国精神。他坦言中国精神不是被讨论和设定出来,它存在于画家的日常实践中。他从西方哲学与艺术的视角探讨当下的艺术问题并指出,在艺术和绘画当中隐藏的争执性,同时也是审美性。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问题:绘画抑或是审美、争执,是绘画的结束还是重新开始,让我们反思如何重新理解艺术。

文国璋对展览中涌现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所创作的优秀作品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对艺术抱有巨大的热爱。

周长江对油画艺委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从抽象画家的角度对“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分为写实、表现和抽象三个区段分别展出的模式、分别进行评判的做法表示认同和肯定。他指出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和国力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必须要以民族精神来传扬,通过艺术来传递民族精神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

买买提•艾依提希望研讨会及展览继续做下去,他表示新疆油画还有广大的空间,并向在场的艺术家、评论家们发出邀请。

杨飞云对研讨会进行总结。他向各位嘉宾的到来和热烈发言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是中国油画现阶段实际水平的体现,是通过油画艺委会集体的智慧精心筛选出的作品,并指出每一位艺术家及评论家与中国油画现阶段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杨飞云总结出本次研讨会所提出的三点关于“脱节”的问题:第一是油画艺术与社会的脱节;第二是理论的影响力和实践者的脱节;第三是学术的语言探索和当下社会关注的根本问题的脱节。对于以上三点脱节如何解决,及精神和物质如何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应进行深度的思考和理论研究。

学术主持殷双喜也给予了一些建议,希望油画艺委会根据中国油画的发展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邀请相关的艺术家、理论家深入研究,在共同探讨中继续推动油画艺术的发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参加研讨会的艺术家、理论家合影

 

供稿: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

文字整理:林昊、昌旭正

摄影:王真真

编辑/审校:艺委会工作处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迎八一·扬州书画走进军分区
热点内容